打捞队用气垫(图中两个黑袋子)将渔船打捞拖至岸边。
自昨天早晨进行打捞前准备工作至下午3点,这艘载重25吨的渔船被村民们牢牢泊在了靠近码头的水域。昨晚8时潮水大退后,沉没部分已经完全露出水面。今日,船主将动用3台抽水泵将舱内海水抽出,逐步开始整船修整。
据船主介绍,闽晋渔00266长16.9米,宽约4.7米,深1.7米,吨位25吨,马力为225匹,沉船时间在26日夜间至27日清晨。
打捞团队邱师傅一行介绍,昨天的打捞采用了较为现代的“浮筒打捞法”,即把一组浮筒(气囊)拖到沉船的作业区,使它们灌满水并沉到水底,然后由潜水员下水,用钢缆把浮筒与沉船拴住,并且开动打捞船上的压气机,把空气压进该组浮筒,由这些浮筒带动沉船一起浮到水面。“沉船的位置在距离码头500米左右的海域,我们使用这种办法,主要是考虑到它浮力大比较可靠,并且作业起来方便、安全。”邱师傅解释,要让渔船顺利浮到水面还须借助海水涨潮时的推力。
昨天早上7点左右,邱师傅一行5人载着一车设备到了围头村渔业码头,设备的“重头戏”就是空压机和两个黑色气囊(各长12米、高1.4米),其余为缆绳和各式小型工具。5人中有一名是经验丰富的潜水员。除邱师傅一行5人外,船主洪坤明也请来了7名渔民,他们当天早上的重要任务就是将气囊和施救渔船(一艘较大吨位,另有三艘小船)的绳索固定到渔船上。
“气囊要固定在船体的哪个位置,这点非常关键,我们必须水上水下观察后再进行设计,如果发生失误,气囊充气后,船体就没法保持平衡。”邱师傅说,他们观察后决定,将两个气囊采用一上一下、一前一后的方式固定在船上,而潜水员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昨日上午准备工作做好后,12名渔民却挨到中午1时才开始陆续准备“开工”。邱师傅说,这个时候时机才算真的到来!“气囊充气只要十来分钟时间,但只有海水涨上来,被气囊带上来的渔船才能顺利拉动。”邱师傅说,此时,船体上浮后,4艘施救船再将沉船拉回码头。随后,两个气囊在15分钟内各自充进了5斤重气体。接着,桅杆、木支架、船沿……渔船大部分渐渐浮出水面,4艘施救船趁着潮汐的推力,缓慢地将沉船拖到了离码头最近的水域上。
昨天,记者离开时,船内仍积蓄着大量海水。今天,船主洪坤明将动用3台抽水机将船内积水抽出,以便实施接下来的修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