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2年第一艘超过10,000DWT的油船“舟海油28”轮采用昌林牌高承载力多层揉压气囊成功下水以来,已有数百艘各种类型的10,000DWT以上的船舶安全下水,最大下水重量达到6,100吨,下水船舶的种类有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船、工程船和化学品船。但随着气囊上下水船舶的大型化,潜在的风险也增加了。因此,有必要对大型船舶气囊上下水的安全对策进行研究。
什么叫大型船舶?这个概念也是很模糊的,与时俱进的。根据当前船舶采用气囊上下水工艺的水平,下水10,000DWT以下的船舶的风险已经减小。目前要研究的是10,000DWT至50,000DWT船舶采用气囊上下水的安全对策。
安全对策主要涉及气囊品质的保障、气囊上下水滑道的要求、上下水方案的制订和认可、气囊上下水工程队的资质以及监督机制等。
气囊品质的保障
关于气囊的品质保障在前面已做了较多的讨论,当前的问题是如何建立监督机制?目前各气囊生产企业生产的气囊由于材料和工艺的差异,其承载能力也不同,适合使用的船舶尺度和下水重量也应当有所区分,如何实行分级管理,确保船舶采用气囊上下水工艺的安全裕度是当务之急。我们建议在国防科工委的领导下成立行业自律组织,加快制订行业标准,强制执行产品的定期检验,实施分级管理。
为保障气囊上下水作业的安全,我们建议按气囊的品质划分为三个等级:
A级:气囊的承载能力达到A级标准;各项试验和检测报告齐全;企业通过ISO质量管理认证。A级气囊可适用于10,000DWT以上船舶的上下水。
B级:气囊的承载能力达到B级标准;有主要的试验(例如爆破试验)报告。B级气囊可适用于10,000DWT以下船舶的上下水。
C级:气囊的承载能力达到C级标准,适用于重量低于1,000吨船舶的上下水作业。
9.2 气囊上下水滑道的要求
船舶采用气囊上下水,对滑道的要求不高,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土木建设,普通的泥地、沙地、草地均可,只需稍加平整。这本是气囊上下水工艺的优越性。但对于大型船舶来说,为了降低船舶上下水的风险,必须对气囊上下水滑道提出要求。鉴于气囊上下水与传统滑道下水的机理不同,气囊下水对滑道的要求与传统的下水滑道也大不相同。如果在新厂的建设中,仍沿用传统下水滑道的要求去设计气囊下水滑道,必定事与愿违,不仅浪费了大量投资,而且带来了安全隐患。所以要由专业设计单位来负责气囊上下水滑道的设计工程。北方的辽宁船舶工业园、大连长海造船厂、扬州国裕船厂等数十家规模较大的造船企业在扩建和改造二万吨级以上的气囊下水钢筋混凝土滑道时采纳了由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提供的设计方案,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扬州国裕船厂的气囊下水滑道长220米,宽50米,适合下水自重10,000吨的船舶(估计载重量可达到30,000DWT),2006年建成投产,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气囊专用上下水滑道。
不久前,国防科工委颁布了一项新的标准:CB/T 3000-2007《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并即将开展船舶生产企业许可证发放与认证工作。在这个标准中,首次将气囊下水作为一种认可的下水方法列入其中,并规定二级I类企业允许采用气囊下水方式,可建造船长不超过180米或空船重量不大于9,000吨的普通钢质船舶。我们建议大型船舶建造企业如采用气囊上下水工艺,则应对气囊上下水滑道设施提出相应的要求,以确保上下水作业的安全。
9.3 气囊上下水方案的制订和认可
目前,船厂的上下水工程大都转包给专业的船舶下水队来做。这些专业的下水工程队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事先不能制订详细的上下水方案和进行理论计算,对于大型船舶和特型船舶上下水来说,安全得不到保障。
大型船舶采用气囊下水的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抬起船体,拆除墩木,使船体坐墩于气囊上,然后移向岸边;在这个阶段,主要的安全措施是繫牢钢丝绳和制订安全的拆墩程序,在拆墩和移位操作中,如果不用钢丝绳控制船位,那是很危险的。第二个阶段是船舶脱离钢丝绳的控制,自行滑向水面,直至首部入水浮起;在这个阶段,主要的安全措施是避免发生尾跌落现象、防止首部搁浅或冲滩。必要时采取拖船拖带、抛锚或其它措施。
制订合理的上下水工艺(或工序)和进行必要的力学计算,针对上下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应对措施是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建议在大型船舶(上)下水前一定要提交书面的(上)下水方案,经船舶检验机构认可后方可实施。
9.4 气囊上下水工程队的资质和监督机制
大型船舶采用气囊上下水工艺从安全保障角度出发,一定要承包给有资质的气囊上下水工程队来做。气囊上下水工程队的资质包含下列内容:
l 采用气囊的品质、规格和数量;
l 曾经下水过的船舶类型、吨位和次数;有失败的记录要降级;
l 技术支持人员的素质或技术支持单位的资质;
l 营业执照和注册资金;
l 经过培训人员的数量和持证上岗的人数。
我们建议由船舶检验部门组织人员培训、发证和进行资质认可,并制订相应的监督管理条例和年审制度。